来源:雪球App,作者: 长青的一非,(https://xueqiu.com/1857447788/320701537)
寒武纪,是去年A股一大奇迹。在2024年实现了股价的大幅增长,全年上涨幅度高达387.55%。公司市值从年初的560亿元飙升至年底的2700多亿元,甚至在2025年1月10日一度突破3000亿元大关。
一时间,议论纷纷。寒王的称号也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
而这之中,怎么给寒武纪估值,就属于话题中的王者。
可能性估值靠谱吗这种估值方法盛行于很多大V的说法中,有一种意思是寒武纪成长为中国英伟达有多大的可能性。
这个估值方法,原理上我是认同的。买一注双色球,中奖期望大约为1元,也就是它值1元。而一注的价格是2元,多花的1元就是你支付的溢价,就当你做慈善了。当然这是不考虑异常的情况,什么MASK人清空整个池塘之类的就不谈了。
但是问题是,类似双色球这种,中奖可能性是可计算的,是明确的。而寒武纪成长为英伟达的可能性是不可计算的。
英伟达市值以24万亿人民币计。
可能性十分之一,那寒武纪估值就是24000亿人民币。
可能性百分之一,那寒武纪估值就是2400亿人民币。
可能性千分之一,那寒武纪估值就是240亿人民币。
差距之大令人咋舌,又完全没有可以考证的依据。
还有另一种可能性估值法,意思是,中国市场寒武纪占有率能到多少。原理类似,同样,不可计算。
所以,可能性估值并不靠谱,称之为做梦或者洗脑可能更为合适。
事实上,这种信息充斥着网络世界,对于缺乏信息辨别能力的读者来说存在很大的风险。
之前,我就diss过一个大V的吹票思路。这个大V连高中数学都没学明白,但是这不妨碍他写收费文章割粉丝蔬菜。
他的逻辑是这样的。
他的意思是,随便猜一个数字,代表未来的营收,然后给一定的PS估值(应该叫未来PS了),然后事情发生与不发生两种可能性,所以发生的概率是50%,然后就能算估值了。
这里有两个错误,一个是未来营收,这个属于假设,先不管。还有一个就是概率,这就是高中数学错误了。
按照他的逻辑,抛硬币的结果,一种是立起来,一种是没立起来,有两种可能性,所以抛硬币结果立着的概率就是50%。这个结论我觉得幼儿园小朋友都能看出来有问题啊。
说完了不靠谱的,下面就来谈谈相对靠谱的估值法。
PE,PB法估值在这里自然是不合适的。快速成长阶段,比较合适的,有一个是PS估值(但不是未来PS)。
一种靠谱的估值既然算力是在快速成长阶段,那英伟达也算一个,目前英伟达的PS约为30。
那么如果给寒武纪也是30,以预告营收上限12亿计,其估值就360亿。
那么,给寒武纪估PS30是否太吝啬了呢?或者说,是不是应该考虑寒武纪增速大大超过英伟达的可能性?下面给数据。
看过寒武纪财务数据的朋友都知道,其营收主要在Q4,其余三个季度Q123营收很少,所以用年营收或者Q4营收为对比参考对象比较合适。而英伟达的财务数据没有这样的特点,数据选取相对自由。
用最新的季度数据作比较。英伟达最近的三季报,Q3季度营收同比增长94%。而寒武纪最近的年报预告,也用最新的季度数据,那就是Q4,Q4季度营收同比93%。最新季度增速几乎一致。
所以,给寒武纪PS30并不吝啬,因为它并没有表现出更高的增速。甚至,我认为,30都给多了。
为什么呢?
因为,说一千道一万,公司最后是要赚钱的。英伟达赚钱能力就是比寒武纪强。英伟达的毛利率目前能维持在75%的水平,而寒武纪只有55%,卖同样100块钱,英伟达就是多赚20块钱。这说明了,如果英伟达和寒武纪营收增速一样,也不搞价格战,给二者同样的PS30估值,实际上可以认为是相对低估了英伟达(或者说相对高估了寒武纪)。
更不要说,一旦打起价格战,英伟达能够大大压低寒武纪的营收。因为英伟达完全版虽然受限,但是只要保证阉割版也比寒武纪的强,要想搞寒武纪简直不要太简单。而保证阉割版比寒武纪强,对于皮衣刀客老黄来说,真的太简单了。
考虑到寒武纪是本国企业,估值适当多给就多给了。这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毕竟有家国情怀在里面。假设同样一台手机,各方面体验都差不多,如果外国品牌卖5000,那很多消费者是愿意花5500或者6000买本国品牌的(跪着的除外)。但是要是本国品牌卖10000,那大家就不愿意了,因为自豪感被另一种感觉取代了,被当成怨种的感觉。
算力即国力,这个理念我是部分认同的。对于我们国家,作为一个短板,这么宣传自然有其好处。适当地多给估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资金与人才的涌入,从而为弥补短板缩短时间。
庄改变了一切但是,适度地多给估值,与庄利用制度漏洞进行控盘割蔬菜是两码事。我曾经多次提过这个事情,这里就不多说了,贴几张截图吧。
未来股价何去何从有了庄的存在,估值方法是失效的。只要庄还在,后面股价改怎么走,还是庄说了算。
但是,如果庄走了,那么,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