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时期
编辑
台湾选举历史自1935年(昭和十年)日治时期举行的州、市、街、庄议员选举开始,当时官派及民派议员各一半的两次协议员选举。在二十世纪初之前,欧美日各国的选举皆非普选,三一法依据当时国际上的民主选举惯例,选举人设有性别与财产的限制,此条件对当时的台湾略为严苛(年满25岁男性,年纳税额五日元以上,400万台湾民众里面,合乎资格公民者仅为28,000人)。日治时期的台湾选举共举行两回,之后因为大东亚战争爆发不再举行。
1935年台湾市会及街庄协议会员选举(第一回)
1936年台湾州会议员选举(第一回;间接选举)
1939年台湾市会及街庄协议会员选举(第二回)
1940年台湾州会议员选举(第二回;间接选举)
战后初期
编辑
1945年10月25日起,中华民国接管台湾,成立台湾省。1946年,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依据中华民国宪法举行各乡、镇、市民代表普选,是台湾第一次的普选,约240万宣誓公民参与选举。之后该乡镇市民代表也间接选举选出各县县参议员,而县参议员则选出名额为30名的台湾省参议员(参选人高达1,180人)。1946年制宪国民大会台湾省代表选举,采间接选举方式,由各县市议会以及各代表协会组织推举候选人,并经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核定后,由台湾省参议会投票决定。制宪国民大会制定《中华民国宪法》后,台湾也做为一个选举区进行了三种国会议员的选举:
1947年中华民国国民大会代表选举(第一届)
1948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第一届)
1947年-1948年中华民国监察委员选举(第一届;间接选举)
但台湾战后短暂的民主旋即因为二二八事件及第二次国共内战爆发转变为中国国民党高压统治的戒严时期而影响了选举的进行。
动员戡乱时期
编辑
总统选举
编辑
1947年通过之宪法规定总统、副总统由国民大会间接选举。1949年底中华民国政府因为第二次国共内战迁台后,随之而来的国民大会代表在延长自身任期后,仍然依照宪法规定每隔六年集会一次选举总统。此类选举在1990年代宪法增修前共举行过七次。此期间国民大会代表虽然在台湾有小部份“增额选举”,但实际上直到1990年第八任总统选举时有投票权之国民大会代表中,1947年在中国大陆选出者仍占超过百分之七十五(75%)。
中华民国政府迁台后,于1947年选出之2961名国民大会代表中,至1954年于台湾的台北公会堂报到的只有1573人。依照1947年制定的中华民国总统选罢法规定,总统(副总统)当选人总票数未超过国民大会代表总人数一半者,需举行第二轮投票。因此该次总统选举举行形式上的第二轮投票。而1954年之国民大会集会时也修法,将选举总统的国民大会代表从总人数计算改采用“报到”人数。因此,此后中华民国总统选举不必举行像第二任中华民国总统选举时一般,举行第二轮投票。然而由于国民大会未改选,选举已流于形式。1960年至1990年六次总统选举皆为中国国民党提名之侯选人同额竞选。
此时期总统、副总统当选人党籍皆为中国国民党。
历次总统选举列表(1)
选举
任次
日期
国民大会代表选出年份(选举人团)
总统当选人
副总统当选人
注记
姓名
得票数
姓名
得票数
1954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
第二任
1954年3月22日
1947年
蒋中正
1507
陈诚
1417
因出席人数不足需举行第二轮投票,左列数字均为第二轮结果。
1960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
第三任
1960年3月21日
1947年
1481
1381
1966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
第四任
1966年3月21日
1947年
1405
严家淦
782
1972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
第五任
1972年3月21日
1947年、1969年
1308
1095
1975年4月5日蒋中正逝世,由严家淦继任总统。
1978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
第六任
1978年3月21日
1947年、1969年、1972年
蒋经国
1184
谢东闵
941
1984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
第七任
1984年3月21日
1947年、1969年、1980年
1012
李登辉
873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逝世,由李登辉继任总统。
1990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
第八任
1990年3月21日
1947年、1969年、1986年
李登辉
641
李元簇
605
本次选举时已解严,唯动员戡乱时期临时条款仍在施行中。
国会选举
编辑
主条目:动员戡乱时期自由地区中央公职人员增选补选办法
历次国会选举列表(1)
国民大会
立法院
监察院
国民大会代表选举 (部分国民大会代表)
立法委员选举 (部分立法委员)
监察委员选举 (部分监察委员)
1969年中华民国国民大会代表选举(第一届增补选)
1972年中华民国国民大会代表选举(第一届第一次增额)
1980年中华民国国民大会代表选举(第一届第二次增额)
1986年中华民国国民大会代表选举(第一届第三次增额)
1969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第一届增补选)
1972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第一届第一次增额)
1975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第一届第二次增额)
1980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第一届第三次增额)
1983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第一届第四次增额)
1986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第一届第五次增额)
1989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第一届第六次增额)
1969年中华民国监察委员选举(第一届增补选)
1973年中华民国监察委员选举(第一届第一次增额)
1980年中华民国监察委员选举(第一届第二次增额)
1987年中华民国监察委员选举(第一届第三次增额)
地方选举
编辑
台湾省政府于1950年颁布《台湾省各县市实施地方自治纲要》与各种县市公职人员选举罢免规程,行政院亦于1951年发布《台湾省临时省议会组织规程》及《台湾省临时省议会选举罢免规程》,各种地方选举的规定分散在不同行政命令中。1981年《动员戡乱时期公职人员选举罢免法》公布施行,将各种地方选举统一立法规定。
省议会与直辖市议会议员选举(部分)
1960年台湾省议员选举(第二届)
1963年台湾省议员选举(第三届)
1968年台湾省议员选举(第四届)
1969年台北市议员选举(第一届)
1972年台湾省议员选举(第五届)
1973年台北市议员选举(第二届)
1977年中华民国省市议员选举(台湾省第六届、台北市第三届)
1981年中华民国省市议员选举(台湾省第七届、台北市第四届、高雄市第一届)
1985年中华民国省市议员选举(台湾省第八届、台北市第五届、高雄市第二届)
1989年中华民国省市议员选举(台湾省第九届、台北市第六届、高雄市第三届)
县市长与县市议会议员选举(部分)
1950年-1951年中华民国县市长选举(第一届,任期为三年)
1954年中华民国县市长选举(第二届)
1957年中华民国县市长选举(第三届)
1960年中华民国县市长选举(第四届,任期改为四年)
1964年中华民国县市长选举(第五届)
1968年中华民国县市长选举(第六届)
1972年中华民国县市长选举(第七届)
1977年中华民国县市长选举(第八届)
1981年中华民国县市长选举(第九届)
1985年中华民国县市长选举(第十届;新竹市、嘉义市第二届)
1989年中华民国县市长选举(第十一届;新竹市、嘉义市第三届)
乡镇市长与乡镇市民代表选举
村里长选举
参与政党
编辑
中国国民党
中国青年党
中国民主社会党
党外运动人士[8]
动员戡乱时期终止暨宪法增修后
编辑
总统选举
编辑
主条目:中华民国总统及副总统在台湾之公民直接选举与罢免和中华民国总统及副总统公民直接选举列表
1990年代宪法增修后,总统、副总统改为联合竞选,由公民直接选举。
历次总统选举列表(2)
选举
任次
日期
投票率
当选人
注记
号次
总统
副总统
当选政党
得票数
得票比例
1996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
第九任
1996年3月23日
76.04%
2
李登辉
连战
中国国民党
5,813,699
54.00%
首次总统直选。
2000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
第十任
2000年3月18日
82.69%
5
陈水扁
吕秀莲
民主进步党
4,977,737
39.30%
首位民进党籍总统。首次政党轮替。
2004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
第十一任
2004年3月20日
80.28%
1
6,471,970
50.11%
2008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
第十二任
2008年3月22日
76.33%
2
马英九
萧万长
中国国民党
7,658,724
58.45%
第二次政党轮替。
2012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
第十三任
2012年1月14日
74.38%
吴敦义
6,891,139
51.61%
2016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
第十四任
2016年1月16日
66.27%
蔡英文
陈建仁
民主进步党
6,894,744
56.12%
第三次政党轮替。
2020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
第十五任
2020年1月11日
74.90%
3
赖清德
8,170,231
57.13%
2024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
第十六任
2024年1月13日
71.86%
2
赖清德
萧美琴
5,586,019
40.05%
国会选举
编辑
主条目:中华民国国会在台湾之全面选举与罢免和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
历次国会选举列表(2)
国民大会
立法院
国民大会代表选举
立法委员选举
1991年中华民国国民大会代表选举(第二届)
1996年中华民国国民大会代表选举(第三届)
2000年中华民国国民大会代表选举(第四届)
2005年中华民国国民大会代表选举(任务型)
2005年宪法增修后,国民大会停止运作,选举停办。
1992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第二届)
1995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第三届)
1998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第四届)
2001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第五届)
2004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第六届)
2008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第七届)
2012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第八届)
2016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第九届)
2020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第十届)
2024年中华民国立法委员选举(第十一届)
地方公职人员选举(部分)
编辑
省、直辖市、县、市首长及议会议员选举
历次地方公职人员选举(部分)列表
选举
台湾省
直辖市
县、市
注记
首长
议员
首长
议员
首长
议员
1993年中华民国县市长选举
1994年中华民国县市议员选举
与乡镇市长选举同时举行
1994年中华民国省市长暨省市议员选举
唯一一次台湾省省长选举,末代台湾省议会选举
1997年中华民国县市长选举
1998年中华民国县市议员选举
与乡镇市长选举同时举行
1998年中华民国直辖市市长暨市议员选举
省制虚级化选举停办
2001年中华民国县市长选举
2002年中华民国县市议员选举
与乡镇市长选举同时举行
2002年中华民国直辖市市长暨市议员选举
2005年中华民国县市长暨县市议员选举
为2005年中华民国县市长、县市议员暨乡镇市长选举的一部份
2006年中华民国直辖市市长暨市议员选举
2009年中华民国县市长暨县市议员选举
为2009年中华民国县市长、县市议员暨乡镇市长选举的一部份
2010年中华民国直辖市市长选举
同日举行,为2010年中华民国直辖市公职人员选举的一部份
2010年中华民国直辖市议员选举
2014年中华民国直辖市长及县市长选举
同日举行,为2014年中华民国地方公职人员选举的一部份
2014年中华民国直辖市议员及县市议员选举
2018年中华民国直辖市长及县市长选举
同日举行,为2018年中华民国地方公职人员选举的一部份
2018年中华民国直辖市议员及县市议员选举
2022年中华民国直辖市长及县市长选举
同日举行,为2022年中华民国地方公职人员选举的一部份
2022年中华民国直辖市议员及县市议员选举
乡镇市区长与乡镇市区民代表选举(部分)
2002年中华民国乡镇市长选举
2005年中华民国乡镇市长选举(2005年中华民国县市长、县市议员暨乡镇市长选举)
2006年中华民国乡镇市民代表暨台湾省、福建省及高雄市村里长选举
2009年中华民国乡镇市长选举(2009年中华民国县市长、县市议员暨乡镇市长选举)
2010年中华民国乡镇市民代表暨台湾省及福建省村里长选举
2014年中华民国乡镇市区长选举
2014年中华民国乡镇市区民代表选举
2018年中华民国乡镇市区长选举
2018年中华民国乡镇市区民代表选举
2022年中华民国乡镇市区长选举
2022年中华民国乡镇市区民代表选举
村里长选举(部分)
2014年中华民国村里长选举
2018年中华民国村里长选举
2022年中华民国村里长选举
政党内部选举(部分)
编辑
政党领袖选举(部分)
历次政党领袖选举(部分)列表
民主进步党
中国国民党
时代力量
台湾民众党
1998年民主进步党主席选举
2000年民主进步党主席选举
2006年民主进步党主席补选
2008年民主进步党主席选举
2010年民主进步党主席选举
2012年民主进步党主席选举
2014年民主进步党主席选举
2019年民主进步党主席补选
2023年民主进步党主席补选
2001年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
200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
2007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补选
2009年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
2013年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
2015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补选
2016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补选
2017年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
2020年中国国民党主席补选
2021年中国国民党主席选举
2019年时代力量党主席选举
2019年时代力量党主席补选
2020年时代力量党主席补选
2021年时代力量党主席选举
2023年时代力量党主席选举
2024年时代力量党主席补选
2022年台湾民众党主席选举
总统党内提名初选(部分)
历次总统党内提名初选(部分)列表
民主进步党
中国国民党
台湾民众党
1995年民主进步党总统提名选举
1999年民主进步党总统提名选举
2003年民主进步党总统提名选举
2007年民主进步党总统提名选举
2011年民主进步党总统提名选举
2016年民主进步党总统提名选举
2020年民主进步党总统提名选举
2024年民主进步党总统提名选举
2016年中国国民党总统提名选举
2020年中国国民党总统提名选举
2024年中国国民党总统提名选举
2024年台湾民众党总统提名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