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睿赢研究-,(https://xueqiu.com/1477874410/217968998)
$美思德(SH603041)$
1、有机胺催化剂国际和国内市场的供应商有哪些?竞争格局?
国际:德国盈创,索尔维,巴斯夫;国内:大伟,鑫鼎,和汇。
有机胺催化剂的门槛相对较高一些,一是投资强度更高,二是对生产技术、安全和环保要求更高。美思德将成为国内第一家既有聚氨酯匀泡剂、又有聚氨酯催化剂的厂家。
2、匀泡剂的竞争格局?
匀泡剂的竞争近年来也越来越激烈,尤其是美思德2017年上市后,国内又新增了8-10家同行,龙头企业是德国盈创、美国迈图、陶氏等,国内是迈豪(音),东骏(音),奥斯佳(音)等。中国的聚氨酯市场中,美思德在聚氨酯硬泡剂的市场份额较为领先,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比德国赢创等还要更大一些。但是在海外市场,龙头企业的份额更大。匀泡剂的门槛相对低一些,需要的投资强度不是很大,掌握一些关键技术就可以生产一些常规产品,但是到产品的中高端层面需要的技术层面就比较高了。我们在聚氨酯硬泡剂领域处于领先。
3、公司募投项目满产后,在催化剂领域的市场地位和产能供应情况如何?
达产后即将成为国内的龙头企业,但是和国际龙头的德国盈创还有一些差距。
4、匀泡剂和催化剂占下游产品聚氨酯的成本比例大概是多少?
作为助剂,添加份数是总重量的1-2%,单价比聚氨酯材料略高,整体占聚氨酯材料成本大概是1%左右。所以其价格波动对聚氨酯整体材料成本影响有限。但是这两种材料助剂对聚氨酯材料的性能(力学、导热、保温性能等)影响是巨大的,所以下游客户对产品价格不是特别敏感。
5、匀泡剂和催化剂的下游应用行业再不同行业占比的分布如何?
这两个产品的应用领域是一致的,终端客户一致。包括保温类、家居类、航空航天、汽车等,现在进入到一个新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围绕双碳、减排发展。
6、近期原材料涨价对公司的影响如何,转价能力如何?预计原材料价格今年走势判断如何?
进入2022年以来,石油化工行业的主要原材料成本都在不断上涨,我们属于石油化工的下游领域,成本压力从上游已经转移到了我们中游和下游。这种情况和去年3-4季度情况相比,其实还好一些,去年是暴涨甚至供应短缺。
对于成本的消化能力,美思德采取两个措施来应对原材料涨价的状况,一是做好战略储备和择机采购,在南京工厂启动了技改项目,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要增加仓储能力;二是公司启动和主要原材料供应商的紧密合作(包括合资参股形式),通过进入上游保证公司的主要原材料上游供应,也平抑和消化部分价格影响,使公司业务处于成本相对可控的状态。
今年原材料价格依然处在一个高价位的状态,不管是上游还是下游大家还是有共识。
7、2021年公司产品产能利用率、产销率情况?
公司现有产能22000吨聚氨酯匀泡剂,在国内是最高的。到去年的产能利用率是80%,今年内部的工作目标依然是实现两位数的业务增长,因此今年希望有15%的产能的增加。
随着募投项目的投入运营,预计未来产能释放的速度会更快,因为催化剂和匀泡剂的销售会相互带动。
8、募投项目达产后预计产能利用率是多少?何时可以投产?
现在在吉林投资的有机胺催化剂2.5万吨还在建设期,按照施工安排今年4季度完成中交,年终时完成试生产前期的准备,2023年一季度能够正式进入试生产拿出产品。2023-2025年三年的达产计划,T+3(2023年)产能释放到30%,T+4产能释放到45%,T+5产能可以释放到100%。
9、聚氨酯行业增幅缓慢,有机胺进口替代的可行性?
行业增幅放缓是不争事实,有机胺进口替代的可行性也是客观存在的。聚氨酯的催化剂品种较多,其中有几个品种现在是国内做不了或者严重短缺的,一直是依赖进口,除了价格高,供应也不及时。所以我们很多的客户听说美思德要投资建设聚氨酯催化剂项目,对客户而言增加了一个供应商,而且把匀泡剂和催化剂对他们进行了一个组合销售,客户也表示很期待。随着国际化进程受到一些问题,未来国产化的一些必要性也显示了出来。
10、匀泡剂行业体量有多大,今年的复合增速如何?
全球市场大概12-13万吨,国内总量大概4.5-5万吨。今年的复合增长率较难预测,不确定因素很大,总的感觉内需和外需情况不是很理想,但是就美思德而言,随着我们过去几年开发的一些新的产品投放市场,我们对自己的匀泡剂业务的增长还是充满信心,进入今年1-2月以来,我们向市场投放了新一代聚氨酯匀泡剂,销售同比增长数据依然很好。整个行业的情况确实很难讲。
11、公司今年经营情况有望恢复到2020年水平吗?
去年对公司较为困难,毛利率下滑较大,今年公司有信心毛利率会有两位数的改善。尽管今年原材料价格还是很高,但今年一是销售增长较大,二是新产品毛利率贡献较大。
12、公司3季度末总资产10亿元,货币资金5.5亿元,想问下公司对货币资金的规划?
公司对资金的规划:(1)建设聚氨酯的工程中心,十四五项目投资由1.2亿;(2)2021年有机硅的价格巨变,有机硅是匀泡剂的主要原料,公司预计对有机硅上游原料想要进行一些合作,正在对一些标的公司商谈,一种是合作成立新公司开发应用有机硅原料,另一种可能是直接参股,这块需要一部分资金;(3)今年南京工厂在做技改项目,公司希望可以提高公司的仓储能力,这是对公司的战略储备的规划。
公司低中高端产品的占比如何,分别运用于什么行业?公司中高端的产品为主,这是公司的自我定位,中高端产品主要用在家电(冰箱、冰柜的冷藏保温)、建筑保温、汽车座椅等,这块占公司业务的60%多一点。低端产品市场,硬泡主要是用于工业上的管道保温,对性能要求不是很高;软泡主要用于普通包装类的海绵。
13、公司海外业务占比35%以上,人民币升值对公司影响如何?公司如何应对汇率波动?
人民币升值对公司影响比较大,公司运用了一些金融衍生品,去年也开展了一些远期结汇、外汇期权业务,对客户的账期也进行了收紧,收款方式做了一些调整,来对冲汇率对公司波动的影响。公司也是中国银行南京分行外汇管理先进单位之一(江苏省有三家)。
14、有机胺催化剂目前价格多少?毛利率和净利率?
25000吨7.5亿收入,差不多3万元每吨,但是不同产品用的原料、价格差距比较大,毛利率差距也比较大。平均来说毛利率水平在42%左右。
15、催化剂的行业门槛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公司在行业的所处地位?有什么竞争优势?
催化剂业务的行业门槛:(1)投资门槛较高,对工艺要求和原材料需求较多;(2)技术门槛较高,对安全环保要求较高,催化剂有更新换代问题,技术要不断迭代;(3)法律法规框架下,对安全环保职业保护方面有较高要求。公司的竞争优势:一是公司账面资金较多,加上募投资金,可以拉开和同行的差距;二是技术方面,在催化剂领域深耕了多年,包括应用技术也具备很多优势,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技术方面比较成熟;三是渠道方面做得更好,匀泡剂的覆盖率和客户到达率已经很高了,借助原有渠道可以很快将催化剂产品实现销售,在海外的口碑影响也很好。
16、匀泡剂、催化剂是怎么定价的?和国外同行相比价格有差别吗?
定价最主要的原则是贴近市场需求来定价,或者说是市场定价,我们对客户诉求和市场都比较了解,主要是贴近市场定价。这一点更多的是海外,这是一个规范市场,美思德在海外产品的销售是贴近国际市场的,不会比跨国公司的销售价格低很多。在中国市场,由于竞争较为激烈,如果是同质化的产品,就会采取和同行差不多的价格。对于一些新产品定价,我们是领先于同行的,会高于行业平均价格。
17、本次定增预计什么时候启动?
去年12月拿到了批文,本次募资总规模4.89亿元,单份1400万元,意向量凑足、市场条件允许下就会启动发行,预计3月下旬启动。
18、公司海外业务的占比未来会继续提升吗?海外的销售模式是怎样的?
目前是35%,未来目标是达到50%。未来国际业务的开展是公司的重点。海外客户的价格和毛利率更好一些,海外客户对专业化助剂的使用也更规范。海外销售模式是产品+服务的模式,产品指的是匀泡剂和催化剂两类产品供应,服务指的是面向客户提供技术服务,化工助剂最大的特点是一种专用化学品,它的使用要在一定技术指导下才能更好发挥作用,因此我们要有海外团队销售并提供配套技术服务,为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
19、除了匀泡剂和催化剂,公司是否规划生产其他助剂?
海外客户除了这两类产品,经常对其他助剂也有需求。我们目前从公司业务布局来说主要是两类产品,其他加工助剂也是需要的,我们目前考虑是通过整合的方式,不会所有的都自主生产,有些通过合作方式、贴牌方式、股权投资的方式去介入到相关加工助剂,这方面还处于方案论证和前期工作当中。将来公司希望规划的是三大业务板块,包括匀泡剂、催化剂和其他加工助剂。
20、全球和国内匀泡剂、催化剂的总产能是多少,尤其是中高端的总产能分别有多大?竞争对手的扩产情况?
匀泡剂销量:全球13万吨左右,产能高于销量,未来也不排除产能过剩的情况。催化剂销量和匀泡剂差不多。德国盈创、美国迈图的准确产能和销售数据我们是拿不到的。
21、催化剂全球需求13万吨,公司新增2.5万吨怎么消化?
公司新增产能还包括有机胺中间体和副产品,催化剂大概是2万吨不到,这个产能消化对我们而言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匀泡剂的销售也可以达到2万吨,这两类添加剂在下游的量差不多。额外的5000吨副产品可以作为其他商品销售掉。
22、匀泡剂国内外毛利率、净利率分别是多少?
国外的毛利率、净利率高于国内,这和产品结构有关系,国外产品以中高端为主。
23、匀泡剂行业竞争激烈,为什么公司还能保持比较高的毛利率?未来毛利率会系统性下降?
匀泡剂行业往下走是大趋势,越来越多企业进入到这个行业,行业毛利率会往下走。但是就公司而言,有信心保持毛利率在历史平均水平上,一是公司在技术方面有持续创新能力,对毛利率贡献大;二是美思德有品牌影响力,有适当的品牌溢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