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戰役,南方的為淮海戰役
高估濟南戰役解放軍的損失
编辑
为了扩张战果,为以后南下作战创造条件,粟裕9月24日致电中央军委建议举行淮海战役,战役目标为攻占淮阴县、淮安县(两淮)及海州、连云港,所以称为淮海战役:“建议即进行淮海战役。该战役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苏北兵团(须加强一个纵队)攻占两淮,并乘胜收复宝应、高邮,而以全军主力位于宿迁至运河车站沿线两岸,以歼灭可能来援之敌。如敌不援或被阻,而改经浦口、长江,自扬州北援,则我于两淮作战结束前后,即进行战役第二步,以三个纵队攻占海州、连云港,结束淮海战役,尔后全军转入休整。”[22]
中央軍委決議殲滅國軍一支主力軍
编辑
9月25日毛泽东两次复电粟裕:“敬七時電悉。望你们召集許、譚、王及其他到會之幹部,開一次討論行動的會議,以最後斟酌的意見電告我們審查。」[23]:347下午7時,毛澤東又為中央軍委起草致饒漱石、粟裕並告許世友、譚震林、王建安、劉伯承、陳毅、李達電:「我們認為舉行淮海战役,甚為必要。目前不需要大休整,待淮海战役後再進行一次休整。淮海战役可於十月十號左右開始行動。你們應利用目前半月時間,使攻濟部隊獲得短時休息,然後留一個縱隊位於魯西南,起牽制作用,吳化文亦應移至魯西南,其餘全部南下,準備進行幾個作戰:㈠估計不久邱兵團將退回商、碭地區,黃兵團將回至新安鎮、運河車站地區,你們第一個作第一个作战应以歼灭黄兵团于新安、运河之线为目标;㈡殲滅兩淮、高、寶地區之敵為第二個作戰;㈢殲滅海州、連雲港、灌雲地區之敵為第三個作戰。進行這三個作戰是一個大戰役。”[23]:347-3489月28日,關於淮海戰役的發起時間及改造吳化文部的政策問題,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致饒潄石、粟裕、譚震林並告劉伯承、陳毅、华东局電:“黃兵團調回新安鎮業已證實。你們淮海战役第一個作戰並且是最主要的作戰,是鉗制邱、李兩兵團,殲滅黃兵團。……戰役時間包括打黃兵團,打東海,打兩淮在內,須有一個月至一個半月。……為顧到攻濟兵團的休補,淮海战役出動時間,似須推遲至酉哿(即十月二十日)左右。”[23]:348-349毛澤東要求华东野战军于10月10日左右开始行动,要粟裕“召集许(世友)谭(震林)王(建安)及其他可能到会之干部开一次讨论行动问题的会议,以最后斟酌的意见电告我们审查”,“开一次像上月曲阜会议那样的干部会,统一作战意志,调整内部关系”,并“将徐(州)海(州)铁路线上及沂河区、峄(县)台(儿庄)区、东海灌云连云港区、两淮区之敌情电告”。针对华野领导的乐观态度,毛泽东9月28日对华野的指示电:“这一战役必比济南战役规模要大,比睢杞战役的规模也可能要大。”
10月11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致饒漱石、粟裕、譚震林並告華東局,中原局电:㈠淮海战役「第一階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殲滅黃百韜兵團,完成中間突破,占領新安鎮、運河車站、曹八集、嶧縣、臨城、韓莊、沭陽、邳縣、郯城、台兒莊、臨沂等地……大體如同九月間攻濟打援的部署……力爭在戰役開始後兩星期至三星期內結束」;㈡「第二階段,以大約五個縱隊,攻殲海州、新浦、連雲港、灌雲地區之敵,並占領各城……此階段亦須爭取兩個至三個星期內完結」;㈢「第三階段可設想在兩淮方面作戰……三個階段大概共須有一個半月至兩個月的時間」;㈣「淮海战役的結果,將是開辟了蘇北戰場,山東蘇北打成一片,邱李兩兵團固守徐蚌一線及其周圍,使我難於殲擊。此時,你們仍應分為東西兩兵團。以大約五個縱隊組成東兵團,在蘇北蘇中作戰。以其餘主力為西兵團,出豫皖兩省,協同劉鄧,攻取荷澤、開封、鄭州、確山、信陽、南陽、淮河流域及大別山各城」;㈤「你們以十一、十二月兩月完成淮海战役。明年一月休整。二月西兵團轉移,三至七月同劉鄧協力作戰,將敵打至江邊各點固守。秋季你們主力大約可以舉行渡江作戰。」[23]:356-357同日,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致劉伯承、陳毅、鄧小平、李達電:「蔣令孫元良三個師東進,你們應即速部署以攻擊鄭徐線殲敵一部之方法牽制孫兵團,否則孫兵團加至徐州方面,將極大妨礙華野的新作戰。」[23]:357
10月12日,劉伯承、陳毅、鄧小平致電中共中央軍委:敵孫元良兵團之六十九師已於昨十一日由鄭州東運,「我們遵令決定以陳錫聯率一、三、九縱攻殲鄭州之敵,預定十八日開始戰鬥。以陳、謝率四縱十八日到襄城,並繼續移靠攻鄭部隊,加強攻鄭後備力量,並準備打援」[23]:359。10月13日,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覆劉伯承、陳毅、鄧小平、鄧子恢、李達並告饒漱石、粟裕、譚震林電:十二日電悉;「白令黃維、張淦由確山、遂平線向唐河賒旗線前進,這樣就給你們南北兩區作戰以必要的時間,望令陳錫聯、陳賡率一、三、四、九縱全力按你們所規定之時間攻擊鄭州,並部署阻援及打援,只要鄭州攻克,你們在北面就取得了主動,就可迫使孫元良兵團回顧開封,或留在開封、徐州線而不能再東進。」[23]:359-360
10月13日,劉伯承、陳毅、鄧小平致電中共中央軍委:我們原定十八日夜開始進攻鄭州,但現在孫元良兵團僅調民權附近,杜聿明兵團集結商丘周圍,在我攻鄭後三四日孫兵團即可趕到,杜兵團亦可尾來,如此,則我攻城未下,打援無力;因此,「我們考慮擬將攻鄭時間推遲在淮海作戰開始前五日開始動作」[23]:360。10月14日,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覆劉伯承、陳毅、鄧小平並告饒漱石、粟裕、譚震林電:元酉電悉;據息,敵邱清泉、孫元良兩兵團將向魯西南舉行防禦性的進攻,真如此,則對淮海、鄭州兩地作戰有利;因此決定「劉陳鄧主力攻鄭作戰應推遲時間,一、三、四、九縱原地休息待命……粟譚主力本月不動,加緊完成淮海战役一切準備工作」[23]:360。
10月14日,劉伯承、陳毅、鄧小平巳時致電中共中央軍委,提出「在我華野推遲攻勢至二十八日發動不再變更的條件下,我決心以陳錫聯集團於二十日開始圍攻鄭州,陳、謝率部跟進加入作戰」[23]:361。10月15日,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覆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等電:「寒巳電電悉。華野南進時間推遲,黃維、張淦亦未急進,邱、孫可能由汴、徐向北,你們攻鄭宜略推遲,各縱現地待命為宜」[23]:360-361。
10月15日,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致饒漱石、粟裕、譚震林電,指出:「關于對付馮部及側擊徐州援敵之兵力,我們認為除以一個強力縱隊襲占運河車站,控制該段運河由正面阻援外,必須使用五個縱隊攻占臨、棗、嶧、台及其以南地區……不要使用五個縱隊全部圍馮打馮,而應至少使用兩個縱隊擔負超越馮部南下阻敵之任務,否則就不能有效阻止援敵取得時間。」[23]:361同日,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致饒漱石、粟裕、譚震林并告劉伯承、陳毅、鄧小平電:據所獲情報,邱清泉、孫元良兩兵團向魯西南進攻計劃業已證實,其出動時間估計在十月二十日左右,月底可能占領金鄉、魚台、城武、單縣、曹縣、定陶、菏澤,甚至鄆城、巨野一帶,其目的是阻塞你們出汴徐線道路,「在此種情況下,你們淮海戰役計劃不但不應變更,而且給你們以極大便利”,“望將九、廣兩縱開至兗、濟地區,以主力控制運河擔任防守,以一部協同魯西南地方兵團在金、魚、城地區應付該敵……其餘全部速作準備,按照我們所提意見首先集結臨沂、鄒縣之線,待邱、孫進至相當位置之際,即齊頭南進舉行淮海戰役。……劉、陳、鄧攻擊鄭州時機,應待邱、孫向北深入再行決定,不可過早。」[23]:361-362
华野召开曲阜会议整顿军队纪律
编辑
早在济南战役即将结束时,1948年9月22日毛泽东就致电各野战军,计划“华野此次战役须有一时期休整,那时拟请陈毅同志回至该部帮助粟裕对内部关系加以调整。”但因邓小平赴中央开会,此时在中原局、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工作,但仍兼任华野司令员兼政委的陈毅代理主持中原局工作,无法成行。9月25日,毛泽东电复粟裕,同意筹划此役时,“开一次像上月曲阜会议那样的干部会,统一作战意志,调整内部关系”。9月25日,华东局书记兼华东军区政委饶漱石刚从中央开完“中共中央政治局九月会议”、抵达华野司令部驻地传达中央会议精神。9月27日,毛泽东致电饶漱石:“到华野前委后,可帮助工作一个时期”,即替代陈毅“帮助粟裕对内部关系加以调整”。9月27日,中央发出指示,要求“华野前委,山东兵团前委,苏北兵团前委均应利用目前两星期时间,根据中央历次指示,检讨自己及所属的某些无纪律无政府状态问题,并将结果电告”,同时要求华野前委复电解释为何此前“未按时间向军委做综合报告,亦未声明请准延缓或免做”。9月28日,毛泽东电华野前委作出安排:“你们召集全军师以上干部在曲阜开一次大会,很有必要……为使你们的会议开得好一些,时间可以有七天到十天,而将执行淮海战役的时间推迟到十月十五日以后”“师长以上干部到会的曲阜会议似宜推迟数日举行,以便攻济兵团各纵、师能在会议以前稍加整理”。9月30日,在河南宝丰县代理中原局工作的陈毅对华野前委扩大会议致电饶漱石、粟裕等人并报毛泽东,对即将召开的华野前委扩大会议提出了三点建议。10月1日,粟裕与饶漱石确定了第二次曲阜会议的议程:
饶漱石作报告并传达中央关于反无政府无纪律倾向的决定;
分组研究编制、战术、后勤工作;
下一步作战(淮海战役)方案和部署。
10月5日至24日,华野前委在曲阜孔庙奎文阁召开师以上干部参加的扩大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华野前委负责人和全体委员、山东兵团、苏北兵团的负责同志、华野全军所属十四个步兵纵队(缺苏北十一纵)的纵、师两级负责人及特纵、渤纵、鲁纵的负责人,还有华野所属各机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以及华东局负责人饶漱石、张鼎丞,共一百多人。按照中央和军委有关指示精神,开展纪律检讨,进一步增进内部团结。华东局书记饶漱石主持会议并作报告,传达了中共中央政治局九月会议对华野的批评:“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特别是军事会议中讨论作战、编制、后勤、教育等间题时,华野受到严厉的批评和指贵。中央对华野的作战特别满意,但对华野后勤没有制度,造成浪费[24],以及部队的骄气,提出严肃的批评。中央责成我要在华野全军展开反无纪律无政府状态的斗争,对不服从前委领导的违反纪律的各负责同志要执行纪律处分。此次打济南,我们估计这次战役将是空前的,中央对各兵团服从中央服从前委的领导有所了解,曾反复指示(华野)全军要服从粟裕同志的指挥。可是有些同志竟闹无纪律无政府的现象,不尊重前委的领导,不服从粟裕同志的指挥。中央责成华野前委要开这一次会议,展开对无纪律无政府状态的斗争,加强纪律性来保证胜利。”“在大规模战争中,需要各方面互相配合互相协同,如果纪律性破坏了,任何一个纵队、一个师闹独立性,任何一个同志闹个人主义,都会使我们的军队遭受损失”“今天的界限已经不存在了,地区上已经打成一片,过去的分裂是敌人造成,是客观事实,要求独立坚持作战,而今天客观上打成一片,便要求集中统一,不管你是哪个部队哪个地区”“过去过早强调集中是错误的,而现在不集中就是更严重的错误,因此,在今天要求全党全军绝对的统一集中,对革命工作不许讲价钱,反对无纪律,闹独立的倾向”。随后,各纵队和各师主要负责人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山东兵团司令员许世友在济南战役后即称病返回胶东疗养,未参加曲阜会议和接下来的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
蔣介石顧慮士氣決守徐州
编辑
10月19日,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致劉伯承、陳毅、鄧小平電:「(一)你們攻鄭主力應從鄭州以南出鄭州、中牟之間,然后從東面向鄭州攻擊,否則敵人將從東面向開封逃跑。(二)如果鄭州敵人不多,你們攻擊時間可以提早。」[23]:365按照中央軍委上述部署,中原野戰軍由陳毅、鄧小平組成前線指揮所,指揮第一、三、四、九縱隊提前於10月21日夜逼近鄭州,國軍2個師共11,000餘人於10月22日棄城北逃,大部被殲[23]:365。
10月21日,饒漱石、粟裕、譚震林致中共中央軍委的電報中提出修改戰役部署:戰鬥預定於十一月五日發起,提議修改部署如下:以蘇北兵團全部及一、六、九縱、魯中南縱等七個步兵縱隊共二十個旅,附特縱主力,擔任分割圍殲阿湖、陰平、高流、新安、瓦窯地區的黃百韜兵團八個旅;以四、八縱擔負襲殲炮車、運河車站之敵九軍,控制鐵路兩側及運河兩岸,準備阻援;以十、七縱襲殲韓莊之敵,圍殲賈汪之敵,十三縱圍殲台兒莊之敵,直攻宿羊山,汴塘地區之敵,後策應四、八縱正面阻敵;以三縱、廣縱進入魯西南地區,協同冀魯豫兩個獨立旅對魚臺、豐縣、碭山、商丘地區之敵牽制攻擊,並於二十一日、二十二日先行向碭山、商丘段佯攻,主力於二十五日後再行開進[23]:368。10月22日,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致陳毅、鄧小平并告饒漱石、粟裕、譚震林,中原局電:「劉峙認為我華野有出蘇北企圖,停止邱、孫向魯西南行動,以李兵團之第九軍加入東面防堵,以邱兵團由商丘向碭山收縮。白崇禧則為對付我二、六、十縱,以黃、張兩兵團向桐柏方面進攻,陳、鄧攻鄭作戰完全不受南面威脅。因此,為了保障我華野全軍在淮海戰役中完全勝利,請你們準備著,在攻克鄭州休息數日后迅即全軍東進,相機攻占開封。或者不打開封,直出徐蚌線。不但鉗制孫元良、劉汝明,并且鉗制邱、李兩兵團各一部。粟、譚則令九、廣兩縱現在立即開動,直出金、魚、城、單與陳、鄧協力作戰。」[23]:367-36813時,毛澤東又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復饒漱石、粟裕、譚震林並告陳毅、鄧小平,中原局電:「完全同意你們馬午電部署,請即照此執行。……陳毅、鄧小平二同志現用陳、謝電台在鄭州附近指揮,你們及進入魯西南之三縱應經陳、謝台與陳、鄧密切聯絡,以利配合。……三縱、廣縱及魯西南兩個旅應於三十日以前進至商碭線以北地區,距敵大約一百華里左右,擺成一字形陣線,斷絕行人來往,不要向商碭線攻擊,使敵早日覺察我在該方不過是佯攻部署,要在東面微日(五日)發起戰鬥之同時(或者早一天即支日(四日))才向商碭線及豐縣之敵舉行牽制性攻擊,否則可能不起大的作用。」[23]:368
10月23日,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起草致劉伯承、鄧小平諸同志及中原人民解放軍全體指戰員電,祝賀鄭州解放:「濟南、錦州、長春解放之後,鄭州又告解放,隴海、平漢兩大鐵路的樞紐為我掌握,對於整個戰局極為有利。」[23]:365
10月26日毛泽东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復陳毅、鄧小平並告劉伯承、鄧子恢、李達及粟裕、譚震林電:同意你們以十天行程於十一月四日集結水城、亳州、渦陽中間地帶的部署[23]:371。10月27日,中原野戰軍第一、三、四、九縱隊自鄭州東進[23]:371。10月28日,毛澤東又為中央軍委起草復陳、鄧電:「我們同意你們不出淮南,但是否打孫元良,要看孫元良是否被你們調動到徐蚌線。如果仍在汴徐線,則似以不打為宜。你們在徐蚌線以西地區出現,對整個敵人威脅極大。這種威脅作用,勝過在汴徐線上打一勝仗。請你們考慮到達亳、渦、永中間地區休息數日之后,第一步是否可以分路攻占亳、渦、蒙三城,再看形勢。估計三城占領,淮南即將震動,孫、邱兩部均將被調動,而你們行動的目的是調動孫、邱,主要是調動邱清泉。」[23]:37110月27日,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致饒漱石、粟裕、譚震林並告陳毅、鄧小平電:對此役「在研究部署時,除根據當前情況外,還要估計到情況的某些可能的變化,要設想敵可能變化的幾種情況,其中應包括一種較嚴重的情況,要準備在這種情況下有對付的辦法。」(一)黃百韜兵團八個師,在我軍接近時,可能由比較分散配置利於分割圍殲的狀態改變為比較收縮、靠攏、難於分割圍殲的狀態。(二)黃兵團在幾個師被殲後,有幾個師因其集結在一起使我難於最后殲滅。(三)李彌兩個軍靠在一起,可能使我無法控制運河,如我從台兒莊向宿羊山方向之部隊動作不得力,該八、九兩軍可能全部加入運河車站及其以東和黃百韜靠近,妨礙我全殲黃百韜。(四)如果從臨城向韓莊、賈汪、柳泉攻擊之部隊不得力,不能吸引邱清泉一個軍左右去對付該方面,又如果你們派向豐縣、碭山方向攻擊之部隊動作不積極,不能吸引邱清泉一部留在該處,則邱部可能以一個軍或超過一個軍的兵力進至大許家、碾莊之線聯接李彌,使李彌能積極增援黃兵團。(五)陳、鄧率十一個旅十一月四日進至渦陽、永城、亳州三縣中間地區,爭取打孫元良並威脅徐、蚌,可能吸引邱清泉一個軍及孫元良全部去對付他們。但華野的計劃應放在自己直接有效地鉗制邱清泉上面,如此才是最可靠的。(六)濟南大捷後幹部中可能發生輕敵心理,如不克服此種心理,則可能影響此次作戰[23]:373-374。10月28日毛电告粟:陈邓出徐蚌以西对整个敌人威胁极大,在此地带作战的目的是吸引邱、孙两兵团,而主要是吸引邱清泉,以利华野歼黄。粟裕于28日将歼黄兵团最新部署计划上报军委和陈邓。30日毛电告饶粟谭并陈邓:28日计划很好,按此执行,但各部要同时发起战斗,请陈邓也与华野同时发起战斗。10月31日,粟裕发电报给中央军委、陈邓(刘伯承在中原大区后方驻地)、华东局、中原局:“当遵命于齐晚(11月8日)各部同时发起战斗,但不知陈军长邓政委所部能否于同日发起战斗,请陈邓示。此次战役规模很大,请陈军长、邓政委统一指挥。”11月1日,毛泽东复电:“第一,整个战役统一受陈、邓指挥;第二,徐州西南方面我军之动作,依情况由陈、邓临机决定。”11月2日,陈、邓复电:“本作战我们当负责指挥,唯因通讯工具太弱,故请军委对粟谭方面多直接指挥。【配属指挥的】华野三纵与我们电台还未弄通,请粟谭转令该纵注意沟通。”当时,陈邓随中野四纵行动,使用四纵电台。
11月2日,遼瀋戰役結束,國軍被殲47萬2,000人[5]:273。
国军布阵不利
编辑
徐蚌會戰前夕(1948年11月5日)雙方布陣
1948年11月4日,蔣介石派顧祝同到徐州[25]:368。11月5日,顧祝同在徐州召開高級將領會議,對上述作戰計劃作部署,命令剛剛發出[25]:368。11月5日,蔣介石感到徐州東線戰場吃緊,急忙將孫元良兵團從宿縣調徐州,命令邱清泉、李彌兩兵團東援黃百韜兵團,有放棄徐州跡象[5]:272。命令黄百韬第7兵团、李弥第十三兵团退回徐州东郊,经蒙城向蚌埠调动孙元良第十六兵团经宿县北上退回徐州,邱清泉第二兵团退回徐州西郊,死守徐州[4]:2517。
中共文獻稱蒋介石谋划黃河决堤未果。[26]:304-305。
解放軍切斷南路方案
编辑
中央军委确定的战役开始日期是齐晚(11月8日)各部同时发起战斗。11月6日粟裕向军委及陈邓电告:将按原定部署计划发起战斗。但随后粟裕获息国军部署南撤,又从张克侠何基沣的建议电及抓获的俘虏供称中得到证实国军放弃徐州以淮河为守备第一线。粟裕临机专断,立刻决定当天发起战役,在把作战部署上报中央、陈邓、刘伯承的同时,向华野部队下达了部署调整命令:山东兵团指挥的南下运西的部队由阻援李兵团变成包围,待运东完成歼黄兵团后以一部加入运西歼李兵团。华野从原来运东歼黄、运西阻援,变成了运东仍歼黄、运西又包围李兵团,中野主力围歼刘汝明绥区。陈邓本就判断国军准备徐州会战,对粟判断的“敌南撤”并不信,复电:“是否南撤,不日即可判明。如南撤,你们即派……”。毛泽东复电粟:“敌并非南撤”。11月7日,毛澤東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覆粟裕、陳士榘、張震、鍾期光、劉瑞龍並告陳毅、鄧小平,華東局及王建安、譚震林電:“非有特别重大变化,不要改变计划,愈坚决愈能胜利。在此方针下,由你们机断专行,不要事事请示,但将战况及意见每日或每两日或每三日报告一次。”[23]:383
11月8日,毛澤東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复粟裕、陳士榘、張震电:“虞午電悉。㈠估计及部署均很好。㈡昨今兩日戰況望告。”[23]:383-384当夜,华野领导根据全国战略决战进展态势,估计国军可能采取的方针,权衡各种方案的利弊得失,认为必须当机立断,不失时机地使此役发展为南线战略决战,致电:
军委,陈邓,并报华东局、中原局:对敌可能采取方针估计与对策㈠由于近来全国各战场的不断胜利,尤其是东北的伟大胜利与完全解放,促成战局的急剧大变化。在此情况下,蒋匪(介石)有采取下述两种方针可能:第一,以现在江北之部队再加上由葫芦岛撤退之部队,继续在江北与我周旋,以争取时间,加强其沿江及江南及华南防御。第二,立即放弃徐、蚌、信阳、两淮等地,将江北部队撤守沿江,迅速巩固江防,防我南渡,并争取时间整理其部队,以图与我分江而治,俟机反攻。㈡蒋介石如采取第一方针,使我在江北仍有大量歼敌的机会。如果能在江北大量歼敌,则造成今后渡江的更有利条件,且在我大军渡江之后,在苏、浙、皖、赣、闽各省不致有大的战斗(如在江北大量歼灭了敌人,则严重的战斗要在华南才有打的),也不致使上述各省受战争之更大破坏,使我军于解放后容易恢复。但如此,对江北及华北各老解放区的负担仍将加重,又为不利。如果蒋介石即采取第二方针,可以大大减轻我江北及华北各解放区的负担,使这些解放区迅速得到恢复,但我今后渡江要困难一些(困难仍完全可能克服),并于渡江之时在苏、浙、皖、赣各省尚须进行一些严重的战斗和部分的拉锯战,且在江南大量歼敌的条件亦较江北差一些,这又是不利的一面。㈢我们不知各老解放区对战争尚能支持到如何程度。如果尚可能作较大的支持的话,则以迫使敌人采取第一方针为更有利。如果认为迫使敌人采取第一方针是对的,则我们在此次战役于歼灭黄兵团之后,不必以主力向两淮进攻(新海敌主力已西撤),而以主力转向徐、固线进击,抑留敌人于徐州及其周围,尔后分别削弱与逐渐消灭之(或歼孙兵团,或歼黄维兵团),同时以主力一部进入淮南,截断浦蚌铁道,错乱敌人部署与孤立徐、蚌各点敌人。为此,在战役第一阶段之同时,应即以一部破坏徐蚌段铁道,以阻延敌人南撤。管见是否有当,请即电示。粟裕 张震齐(8日)辰
11月8日,陈邓指示粟谭:
粟谭并报中共中央军委:㈠我四纵今(齐)日东进,在砀山东南已追歼五军四十五师数百人,并将工兵营搜索包围于黄道口,四十五师向黄口方向溃退,我继续追击中。刻我已令孙丁(华野)三纵向黄口徐州急进,协同四纵歼敌,炮兵连受谢富治指挥,我三九两纵正向东进。今晨经由永城向宿县逃退之敌,确系邱兵团部队。蒋介石究竟只撤退邱清泉、刘汝明两部,还是整个放弃徐州(包括黄李冯),不日即可判明,应加注意,你们所得情况望即告。㈡如判明蒋介石系整个南撤,设防淮河时,如有可能,你们应派部队举行超越追击,迅速进至淮南路东。陈邓齐(二十一时)
11月9日16时,毛泽东根据华野粟张、中野陈邓的电报,下达了淮海总决战部署[27]:
陈邓,粟陈张,并谭王:齐电悉。㈠徐州敌有总退却模样,你们按照敌要总退却的估计,迅速部署截断敌退路以利围歼是正确的。㈡陈邓直接指挥各部,包括一、三、四、九纵应直出宿县,截断宿蚌路,四纵不应在黄口附近打邱清泉,而应迅速攻宿县,一纵在解决一八一师后,应立即去宿县。华野三、广两纵的任务是对付邱清泉,但应位于萧县地区从南面向黄口徐州线攻击,以便与宿县我军联结。如敌向南总退却时,则集中六个纵队歼灭之。㈢粟陈张应令谭王集中七、十、十三纵及由南向北之十一纵,以全力向李弥兵团攻击,用迅速手段歼灭该兵团的全部或大部,控制并截断徐州至运河车站之间的铁路,运东主力则歼灭黄兵团。㈣只要以上几点办到,就能破坏敌人总退却的计划,遭我全部歼灭,并占领徐州。现在不是让敌人退至淮河以南或长江以南的问题,而是第一步(即现在举行之淮海战役)歼敌主力于淮河以北,第二步(即将来举行的江淮战役)歼敌余部于长江以北的问题。㈤敌指挥系统甚为恐慌混乱,望你们按照上述方针,坚决执行,争取全胜。此时我军愈坚决,愈大胆,就愈能胜利。军委九日十六时[23]:384-385
11月9日深夜,毛泽东复电粟张的齐辰电:
「粟张,并告华东局,陈邓,中原局:齐辰电悉。应极力争取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华东、华北、中原三方面应用全力保证我军的供应。军委佳(9日)亥[23]: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