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过去几天之后,就有新闻爆料称,2015年双十一淘宝天猫退货574亿。面对这有整有零的数字,不少人开始对阿里刚刚完成的壮举倒戈,声讨阿里912亿交易额背后刷单假货现象严重。不过在仔细看了看漏洞百出的谣言之后,笔者认为,不要说天猫淘宝退款率远远不可能如此,就算退款真的如网上所说达到60%之多,但对于阿里来说,又能怎么样呢?
退货?积压购买力带来的正常阵痛
原本无心在双十一购买任何东西的笔者,在双十一之夜辗转反侧,似乎不在这天购买点什么就会心存愧疚,隐约有那么点错过优惠的意思。不过在周围朋友均心存狂热的气氛下,原本仅准备随便购买一件生活用品的笔者,却接连购买了5件衣服:虽然今天已经退了4件。
在小范围的沟通中,周边人大都表示存在退货行为,这似乎印证了天猫淘宝退货率高的事实,但在进一步的询问中,这些退货用户又表示,退货的理由大多为“不适用”。就笔者本身而言,退货的理由也仅仅是单纯的“尺码不符“而已。这与网传的”假货肆虐“却大相径庭,因为毕竟淘宝上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已是不争的事实,而有了”防骗“经验的网民在购物时便会有了更多的防范意识。
相较于实体店购物,网上购物由于其本身“信息不对称性“导致退货率高于实体店,是自然的事情,而在双十一”优惠“的冲动促使下,众多网民在一天内释放了数十天的购买力,并降低了对产品是否心仪的辨识能力,这也使得双十一期间退货率有一定幅度的上升。然而在没有数据支持的情况下,网络上便已经曝出其退款额高达574亿,这显然是部分有心人的杜撰罢了。
刷单?这哪能撑得起500亿销售额
在搜索相关新闻时可以发现,这条新闻最先是刊登在一不知名小网站之上,随后该文章才开始被各大网站转发。有意思的是,该文章中言之凿凿的指出,双十一期间天猫淘宝对于刷单现象存在放纵行为,而高退货率的原因就是店家刷单。
其逻辑大概是刷单可以为店铺带来流量,并获得平台推荐位,从而为店家吸引更多的流量。但实际上,天猫淘宝刷单行为也是屡见不鲜,对于店家而言,刷单更多的是获得更靠前的排名以及更高的店铺评价,这也限制了单笔刷单金额不会太高,目前最为常见的便是20元一单,而每笔的成本价在3元左右。
展开全文
刷单流程避免不了资金流动
试问如果天猫淘宝在双十一当天对刷单行为特别宽容,那么店家为何还要在管控严格的双十一之后,冒着被封店的风险并补上一些成本进行退货呢?再者说,到底需要刷多少单,才能撑的起一天500多亿的交易额呢?要知道,双十一这一天900多亿的交易额,对各大银行来说也可以称之为一次脱皮,更遑论各大店家了,显然刷单造成退货率居高也不过是用脚指头想出逻辑而已。
新闻?去年的新闻改了一个字
有心人可能早已发现,574这一数字恰好与2014年天猫淘宝双十一交易额571亿非常相似,而被各大网站转载的文章中,又赫然出现“双十一过去30天“等句子。在经过搜索之后发现,这一新闻居然是去年12月份《双十一退货率高不光因为刷单,原罪其实在天猫》中的原文,有心人此基础之上稍作加工,便出来了”2015双十一退货金额574亿“的文章,并随后引来了各界的激烈讨论。
这不得不令人心生滑稽之感,一篇完全摘抄自去年的文章,在经过一通胡乱编撰之后,便俨然成为一份存在逻辑、富有事实证据的专业文章,并被各大媒体引援为阿里淘宝日薄西山的铁证。然后只要稍微进行一些推敲就能发现,目前网络上存在的相关文章,都存在严重的逻辑不通并且外行的观点,而大多数人则都还沉浸在“双十一退款574亿“这一标题的劲爆性中,却忽略了事实的本质。
真的?那又怎么样呢?
根据京东在11月12日中午给出的双十一数据,从11月1日到11日,消费者在京东的总下单量过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30%,交易额同比增长超过140%。11月11日全天(00:00-24:00)下单量超过3200万单,同比增长130%。
假设这一数据属实,而天猫淘宝又真的存在574亿元的退款金额,在客单价相同、京东电商没有退款的前提下,京东的销售额仅为62.4亿元。即使以双十一当天“京东白条“数据800元客单价来计算,其总销售额也不过256亿元:这距离被附加了诸多条件的天猫淘宝而言,依旧远远不及。而如果撇开这些附加条件,那么天猫淘宝仅在一个半小时之内,就完成了京东一直未对外宣布的销售额。
如果仅将天猫淘宝当作一家纯电商平台来看,其霸主地位也已有垄断之姿,更别提那在A轮就已估值高达450多亿美金的蚂蚁金服了:这还仅仅是阿里背后的冰山一角而已。
随时了解更多动态,请关注微信“互联网观察林三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