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问题是大漠中会有炊烟吗?我们印象中大漠都是荒无人烟,寸草不生。照理说这样的地方不应该有人居住啊。但是我们不要忘了后面那句:长河落日圆。在戈壁沙漠中有一条大河,这就是一条生命之河,周围就可能会有绿洲、草地之类的地方。在干旱的地区有一个绿洲就是有生命的地方,这些地方确实可能有人居住。我们要翻开中国地图,在我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有一片巨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在沙漠的周边就有很多河,比如著名的塔里木河。河水周围就会形成了沙漠绿洲,人在此居住就形成了村庄甚至形成了城市。比如阿克苏市、和田市等等。所以说王维站在河边的望见远处有人烟是有可能的。
叁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狼烟。狼烟大家应该都听过:烽火狼烟,狼烟遍地,四处狼烟等等。狼烟又叫烽燧,白天燃烟叫烽,夜晚放火叫燧。是古代战争时期用来传递来犯之敌信息的一种工具。长城上经常见到的烽火台就是当时用来点燃狼烟的地方。但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点火就点火呗,为什么要用狼粪呢?其实这个说法一开始是出自唐朝段成式所作的一本笔记小说集叫做《酉阳杂俎》,上面说“燃狼粪,直而聚”。说是因为狼的直肠子,所以燃烧狼的粪便产生的狼烟就是笔直的。实际上用狼粪点火并不会产生很多的烟雾,甚至比不上更常见的牛、羊这些食草动物的干粪。2013年一位三年级的小同学魏路加和10余名小伙伴,通过动物园搜集了近十斤的干狼粪和干牛粪亲自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实验证明狼粪并没有产生更多的烟雾,更没有像传说中说的狼烟会笔直的冲向天空,不会消散。所以当同学们对故事里的事情产生疑问的时候,完全可以通过自己或者别人的帮助设计一个实验,来亲自试一试。而根据研究,狼烟名字的由来更可能是是因为当时与中原民族打仗的少数民族多以狼为图腾,他们被称为“狼兵”,而他们的将领被称为”狼主“,所以报警的烽火被称为“狼烟”,意思就是狼来了。而考古发现点烽火更多是使用胡杨、红柳、骆驼草等干枯的植物。
肆
那王维当时看到孤烟会是烽火狼烟吗?作为传递敌情的方法。狼烟并不是随意点燃的,不同的烽火数目代表了不同的含义。点燃一个烽火在汉代代表了:看见敌情,但在关外,在明代代表了来袭敌人在1-100人。王维出使西域的时候,战争已经是胜利了。此时在放狼烟就真成了烽火戏诸侯了,那时谎报军情的大罪啊。不过当时边疆也有每日点平安火的情况。陆游在《秋波媚》中就说过“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说的就是平安火。因此王维看到的孤烟是平安火的可能性是有的。宋代有本书《清波杂志》中记载:沿江烽火台,每日平安,即于发更时举火一把。每夜平安,即于次日平明举烟一把。
伍
但是无论是炊烟还是代表平安的烽火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大漠里孤烟难直。在大漠中烟能笔直的升腾,一定是因为风小,甚至没有风。但我们去过戈壁或者沙漠的同学都知道:在沙漠戈壁很少有没风的时候。
难道,王维在沙漠中看到的不是真正的烟,那会是什么呢?在大漠中有一种天气现象叫做“尘卷”。因为沙漠阳光强烈,但地面受热又不均匀。某个地方被加热的很厉害,空气就会受热不断上升,周围空气也就补充过来,最终会形成气旋,旋风。说白了就是一种小的龙卷风。在空气上升的过程中地表的沙尘也被卷到空中,就形成了尘烟。在沙漠中这种现象还是很常见的。
为什么尘烟“孤”?也很简单。既然是某一个地方空气受热上升,周围冷空气补充过来,集中到一处形成旋风,那么眼力所及的这一片空间之内,在同一个时间也就只能形成一个气旋尘柱,很难集中出两根尘柱。而烟尘为什么“直”呢?气旋本身就是一个活跃的上升气流,就能抵御水平方向的风的影响。所以“尘烟”会笔直的在沙漠戈壁中存在
陆
说到了这里,我们在回看大漠孤烟直。可能是绿洲中牧民家里的袅袅炊烟、也可能是向中原保平安的平安烟,更有可能是大漠中常见的天气现象——尘烟。甚至有可能是诗人心中的景象。王维当年站在大漠看到的是什么,可能并不重要。但通过这一句诗句我们知道了烟来自于不完全燃烧,狼烟并不好用,尘卷在沙漠中很常见。这是更重要的收获,不是吗?
(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