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做知识付费,最靠谱的路是 “卖自己”
你不用是行业大佬,甚至不用 “学富五车”。真正能卖爆的课,往往来自 “你踩过的坑、搞定的事、擅长的活”。
我认识个姑娘,自己学做小红书半年涨了 5000 粉,她把 “怎么起标题、怎么找选题、怎么接广告” 的实操过程拍成课,定价 199 块,卖给同样想做小红书的新手,三个月卖了 300 多份,纯赚 6 万多。她没学过专业营销,只是把自己的真实经验打包,就成了别人需要的 “干货”。
还有人曾经被口吃困扰,自己摸索出一套矫正方法,就做了 “口吃改善课”;有人手工做得好,就教 “新手手工入门”;甚至有人因为长期失眠自学冥想,把 “改善睡眠的 5 个技巧” 做成课 ——你经历过的痛苦、掌握的技能、比别人多懂的那点事,都是能卖钱的知识。
别被 “粉丝量” 吓退,没粉丝照样年入百万
很多人觉得 “做知识付费得先有几万粉丝”,其实完全不是。我见过一个公众号博主,文章阅读量常年只有几百,却靠卖 “私域引流课” 一年赚了 60 多万;还有人在朋友圈卖 “家庭收纳课”,就靠身边朋友转介绍,一个月稳定出 50 单。
知识付费和接广告不一样,它不靠 “流量多少”,靠 “精准匹配”。哪怕你只有 100 个粉丝,只要这 100 个人都需要你讲的内容,就能赚到钱。反而那些粉丝量庞大的账号,常因为内容太泛,找不到精准买单的人。
数据显示,知识付费赛道里 30% 以上的人年收入过百万,这还不算他们在微信私域里悄悄成交的单子。
这条赛道的公平之处在于:它不看你名气多大,只看你能不能给特定人群提供价值。
做知识付费的关键:先 “产品化”,再 “搞流量”
想靠卖课赚钱,两步走就够:
第一步,把你的知识变成 “产品”。不用一开始就做长篇大课,先从 “小而美” 的产品入手:比如 “3 节短视频剪辑课”“5 个 Excel 高效技巧”,定价 99-199 块,容易让人下单。内容不用多精致,手机拍摄、口语化讲解就行,真实比完美更重要。
第二步,让需要的人 “看到你”。赚钱的核心是 “流量”,搞流量的核心是 “抄爆款”。在小红书、抖音搜你领域的热门内容,比如你卖 “育儿课”,就看别人的 “孩子挑食怎么办” 怎么拍的,换个角度、用你的经验再拍一遍,爆过的内容换个方式讲,大概率还会爆。
有人可能会说 “我不知道卖什么”,很简单:去搜 “新手知识付费案例”,看看别人在卖什么课,比如 “职场新人沟通技巧”“宝妈副业入门”,你有类似经验就模仿着做,没经验就先去实践再总结 ——
别人能卖的,你用自己的方式重做一遍,一样能卖。
知识付费的真相:一次付出,长期赚钱
最香的是,知识付费是 “一劳永逸” 的生意。一套课录好后,不用囤货、不用发货,有人买就自动赚钱。那个卖识字课的人,课程上架后基本不用管,每个月都有稳定收入;做 TED 合集的人,一年更新一次内容,就能持续卖几年。
这世上没有 “天生适合卖课的人”,只有 “敢把自己经验变现的人”。你在行业里深耕 3 年,一定比新手多懂些门道;你搞定过的难题,一定有别人正在头疼;你擅长的技能,一定有人想学 —— 这些都是你的 “知识资产”,藏着看不见的钱。
别总觉得 “我不行”,知识付费的门槛低到你想不到:手机能拍视频、会写文字就行。今天开始,把你最擅长的事写下来,试着做成一节 10 分钟的小课,发到小红书或朋友圈,说不定第一单就来了。
知识付费这条赛道的神奇之处,从来不是 “赚快钱”,而是让普通人的经验、技能、甚至踩过的坑,都能变成持续赚钱的资本。你不用羡慕别人卖课赚钱,因为你自己就藏着别人需要的知识 —— 现在就动手,把它变成能赚钱的课,你的赚钱故事,从今天开始写。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