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无名指最优,仍然不能一直使用,更好的建议是轮换采血,可以更换小指、中指等处进行采血。
但是通常不建议选择拇指及食指,由于这两指使用频率很高,用于采血会影响日常的正常使用,也可能增加疼痛和感染风险。
采血部位应在指尖的两侧,而不是中间。一是该块区域血流丰富,有利于采集血样;二是相对指尖处,两侧的神经末梢分布比较少,所以相对来说痛感会小一些。
避免扎指尖,一是指尖的痛感强;二是接触其余物体的机会更多,易引起后续皮肤疼痛、感染等问题。
监测血糖的五项注意
1)采血方法要正确
采血前,手臂自然下垂10-15秒,使手指末梢的血管充盈,这样可以确保试纸一次性吸收足够的血液,避免血量不足影响结果。
使用酒精棉片消毒第一节指尖及两侧皮肤,待酒精挥发干后选择手指两侧采血,避免挤压指尖导致组织液稀释血液。
采血针仅一次性使用,不同患者不可混用采血工具。采血深度需根据皮肤厚度调整,确保获得足量血样。采血后轻压指血,无须过度按压。
2)监测频率要科学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时,每日需监测4-7次,包括空腹、餐前餐后及睡前血糖,血糖特别不稳定者特别是低血糖高风险人群,还需要增加监测次数,比如夜间血糖。
血糖控制稳定后,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监测血糖,一般建议每周监测2-3天的全时段血糖。
妊娠糖尿病如出现特殊情况,比如剧烈运动、饮食变化或不适时,应临时监测并记录相关事件。
测量空腹血糖时需要真正的空腹状态,建议至少要空腹8个小时,可以在前一天晚餐以后就避免进食。早上测量空腹血糖的时间不要过晚,最好不超过8点,空腹时间过长也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3)试纸保管要妥善
试纸条要放在密闭的盒内,在干燥、阴凉、避光的地方保存,以避免其变质。注意试纸失效期,并确保在有效期内用完。
每次取出试纸后,应立即拧紧瓶盖,以免污染试纸。试纸不要存放在冰箱里,以免受潮影响测量结果。
油渍、污渍等会干扰血糖检测结果,所以在测量前要清洁双手,保持干燥。不要使用碘伏消毒,因为碘伏会与试纸上的葡萄糖氧化酶发生反应,使测量值过高。
4)异常处理要及时
血糖持续高于13.9mmol/L,伴随口渴、乏力时应检测酮体,避免酮症酸中毒。糖尿病人血糖低于3.9mmol/L属于低血糖,需积极处理,低血糖时按15克葡萄糖规则补充糖分,15分钟后复测。
如出现夜间频发低血糖,需及时咨询医生调整降糖方案,避免严重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血糖稳定时,除了日常监测指尖血,建议每3-6个月到医院测试一次静脉血糖,以防血糖仪不准;每半年左右测试一次糖化血红蛋白,使患者对自己的整体血糖有更好的了解,以便控制病情。
如何
提高测量准确性呢?
测血糖前,应检查血糖仪的电量是否充足,检查试纸是否过期,试纸代码是否与血糖仪显示的代码相匹配。
采血前可手臂自然下垂15-30秒或按摩双手,让末梢血液流通更加丰富。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按摩不要太过用力,否则可能会影响到血糖的检测结果。
建议用75%的酒精对皮肤进行消毒,注意等待酒精完全挥发后再采血,以免酒精稀释血液影响结果。
不要用力挤压采血部位,因为组织液会稀释血液,导致测量值偏低。
测量完成后,要及时记录检测结果,包含检测时间、血糖值、用药剂量、饮食运动情况。
需要避免检测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影响测试结果。
定期对比指尖血与静脉血检测值差异,每年至少进行2次医院实验室血糖复核。
指尖血测血糖的结果与实验室静脉血检测的结果非常接近,但因为标本不同,还是会存在一定误差,通常在±15%以内。对于日常血糖监测,这样的误差范围可以接受,并非大家所说的不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