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美两国的贸易额创下了6906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其中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达到了5368亿美元,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额为1538亿美元。到了2024年,双边贸易额进一步增长至7590亿美元,依然占据全球贸易中至关重要的位置。在美国的沃尔玛商店中,中国制造的衣物和玩具随处可见,而中国的工厂里,来自美国的订单也占据了重要份额。
中美之间的经济联系深厚,早已不是简单的“谁离开谁就活不下”的局面。然而,近年来,形势发生了变化。自2018年起,中美贸易战全面爆发,双方互加关税;随之而来的科技战更是加剧了两国的对立。华为遭遇制裁,TikTok险些被禁,而美国在芯片领域的封锁成为了压制中国发展的关键因素。
2025年,特朗普再度卷土重来,提出更加严厉的政策,威胁要将制造业带回美国,并彻底将中国从全球供应链中踢出去。
如果两国彻底断交,这将意味着什么?贸易几乎会完全停止,美国将不再购买中国的商品,中国也将不再对美国出口产品。投资将暂停,美国公司将撤离中国,中国企业在美国上市的机会也将成为泡影。技术封锁将全面升级,高端芯片、软件和设备将无法获得。这无疑对中国的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
美国是中国出口的重要市场,占据了出口总额的16%。仅2024年,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就超过了4000亿美元。如果失去这个市场,依赖外贸的沿海工厂将面临困境,就业形势也将更加严峻。尤其在高科技领域,中国在半导体和航空航天等方面还有许多短板,如果美国断供,中国的产业链将面临暂时的混乱。
国际上,如果美国联合欧盟、日本和澳大利亚对中国实施孤立,情况将更加复杂。中国的经济将遭受严重打击,特别是在对外贸易和技术领域。
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中国不是一个小国,14亿人口的市场规模已经足以支撑起一个庞大的经济体。2024年,中国的GDP预计将超过18万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中国能撑多久,关键不只看失去美国市场后损失多少,还要看国内市场和创新能力能补多少损失。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无疑是一张王牌。
2024年,中国的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43万亿人民币,中产阶级规模持续扩大。即使在疫情期间,外贸受阻,但中国凭借内需的强大力量保持了经济的稳定。出口占GDP的比重也从2006年的37%降至2022年的20%,显示出中国经济已不再单纯依赖外贸。
展开全文
政府方面也有应对措施,包括减税、发放消费券、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等,这些都可以进一步刺激国内需求的增长。
虽然美国市场的消失将带来一定冲击,但中国并非没有其他选择。2024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已达到9753亿美元,与欧盟的贸易额为6360亿美元,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更是高达1.5万亿美元。东盟已经连续四年成为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而欧盟也在大量采购中国的商品。如果美国退出,中国完全可以将产品出口到这些区域。
根据分析,即便美国市场彻底消失,中国的出口最多会下降两成,虽然难受,但不会导致崩盘。此外,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截至2024年底已达到3.2万亿美元,这使得中国具备强大的抗风险能力。
芯片领域的技术瓶颈也是美国长期以来对中国的卡脖子问题。高通、英伟达等大公司提供的芯片,中国依赖较多,但自给能力仍有限。2022年,中国进口芯片的金额超过4000亿美元,超过了石油的进口总额。一旦制裁升级,华为的5G设备几乎断供,而中芯国际的技术也只能停留在14纳米,距离全球最先进的3纳米技术还差很远。
然而,中国的研发支出已经达到了3万亿人民币,占GDP的2.55%,这一比例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政府已将芯片产业列为国家战略,大力投入研发,华为等企业也在加紧技术攻关。虽然短期内可能无法赶超美国,但只要方向正确,三到五年后,中国在高端芯片领域的差距有望缩小。
过去依赖出口的模式正在转变,“双循环”成为了新经济战略的核心。什么是“双循环”?简而言之,就是国内经济能够独立运转的同时,也能在国际市场中寻找新的机会。到2025年,这一战略已经实施多年,取得了显著成效。新能源车、光伏技术、5G基站等领域,中国已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级工厂,2024年产量占全球的一半,面对美国的脱钩,特斯拉反而不愿撤离。中国的数字经济也在迅速崛起,电商、移动支付和人工智能等领域,中国的普及度甚至超过了美国。凭借强大的内需和不断创新,中国的经济在未来几年里应能维持较为稳定的增长。
当然,挑战依然存在。短期内,失去美国市场将导致中国出口下降两成,GDP增速也会受到影响。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预计约为5%,如果失去美国市场,增速可能降至3%。技术封锁将给中国的高端制造业带来不小的压力,国际孤立也可能影响中国在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中的发言权。
然而,撑多久并不是取决于痛苦的大小,而是看能否渡过难关。中国历史上经历了无数困难,从鸦片战争、抗日战争到冷战封锁,每次都能顽强挺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尽管面临巨大挑战,但中国总能凭借自己的力量稳住经济。
中国人有着强大的韧性和“熬”的精神。从清朝末年屡遭列强压迫,到新中国崛起,再到今天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一路的成就绝非偶然,而是靠着不屈不挠的努力。外国网友可能看到这一过程时只会评论酸楚,但却很难真正理解这一点。即使中美关系彻底断裂,中国未必无法撑到最后,反而美国也不一定能笑到最后。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