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進行或正在進行釷燃料發電研究的國家有英國、美國、巴西、德國、印度、法國、中國、捷克、日本、俄羅斯、加拿大、以色列、荷蘭等[11][16] 。
加拿大
編輯
CANDU 反應器能夠使用釷[26][27],加拿大釷電力公司 (Thorium Power Canada) 於 2013 年規劃並提議為智利和印尼開發釷電力專案。[28]智利擬建的 10 兆瓦示範反應器可為日產 2,000 萬公升的海水淡化廠提供動力。 2018 年,新不倫瑞克省能源解決方案公司 (New Brunswick Energy Solutions Corporation) 宣布Moltex Energy加入核子研究集群,致力於小型模組化反應器技術的研發。[29][30][31]
中國
編輯
2011年初,中國宣佈一系列研究釷燃料發電的計劃[32]。江澤民的長子江綿恆曾帶領代表團到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參與一個關於釷燃料發電的不公開演講[33]。世界核能協會指出中國科學院在2011年1月發佈其科研方案並聲稱中國為對此項目最有貢獻的國家,因此希望擁有全部智慧財產權。
2012年早期,有報告指出中國使用西方及俄羅斯的零件、400名勞工及投資4億,計劃在2015年建好兩座熔鹽反應爐的原型。中國亦與一間加拿大的核能科技公司達成協議,計劃改善CANDU反應爐(英語:CANDU reactor)的設計,它將會以釷、鈾為燃料[34]。
2013 年底,中國正式與橡樹嶺國家實驗室建立合作關係,以協助中國進行自主研發。[35][36]
據報道,中國中央政府將斥資220億元人民幣(33億美元)用於開發將在甘肅省武威市建造的兩座2兆瓦級的液態燃料釷基熔鹽實驗堆,由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自主設計並營運[37],在2023年6月獲得運行許可。[38]另外報道,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對此技術為其軍艦和航空母艦提供動力表現興趣。[39]
中國科學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徐洪傑,他的研究領域是核能技術,最新的成就是「釷基熔鹽堆核能系統」,其組織的研究團隊,在較短時間內有了重大技術突破,2023年成功地在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建了首個「液態燃料釷基熔鹽實驗堆」。
印度
編輯
印度正在開發的反應爐大多是釷燃料發電的,目前有62座,目標是在2025年啟用。現今印度的電力來源大多都是進口煤和石油,反應爐可令印度由3%核能發電升至25%[16]:144。2009年,印度原子能委員會(英語:Atomic Energy Commission of India)主席指出印度會以其釷資源達致能源獨立為長遠目標[40][41]。
2012年6月,印度宣佈其第一個商業快中子反應爐已接近完工,印度原子能委員會前主席指出印度已有大量的釷礦,目前的難關為要發展將釷轉化做核燃料的技術。
印尼
編輯
印尼能源與礦產資源部下屬機構 P3Tek 已對Thorcon 公司建造的釷熔鹽反應器TMSR-500 進行了評估。研究報告稱,建造 ThorCon 公司建造的TMSR-500 反應器將符合印尼的核能安全和性能法規。[42]
以色列
編輯
2010 年 5 月,以色列內蓋夫本·古里安大學和紐約布魯克黑文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開始合作研發釷基反應器,其增殖比將略高於 1 [43] ,這項特性只有在使用鈾 233 燃料的輕水反應器中才能實現。[44]
挪威
編輯
2012年後期,一家私人企業Thor Energy與政府、Westinghouse Electric Company公佈他們會在其中一座反應爐進行一個為期4年的釷燃料試驗。Thor Energy首席技術長說:「我們不會經常為能源工業的事務感到興奮,但此計劃實在是一項非常值得興奮的計劃,我們已準備充足。」[45]
美國
編輯
在2012年1月有報告指出美國有熔鹽反應爐的計劃[46]。同月又有報告指出她正秘密與中國合作,建造釷燃料熔鹽反應爐[47]。有專家和政治家希望釷燃料發電能成為國家的支柱之一[48]。
希平港原子能發電站的首席設計師Alvin Radkowsky在1997年發起了一個聯同俄羅斯的計劃,要興建一座釷燃料反應爐,認為是一個創新的突破[49]。而一間以興建釷燃料反應爐為目標的公司──Thorium Power Ltd──早已在1992年成立[49]。
日本
編輯
在2012年6月,中部電力仍在收復2011年熔燬的三座反應爐,它指出釷是未來中部電力營運的濱岡核電廠可能會採用的燃料[50]。
英國
編輯
英國也有發展釷燃料發電的呼聲。可是,英國國家核實驗室(英語:National Nuclear Laboratory)發表有關釷燃料循環旳報告,指出釷燃料發電的技術不成熟,在現今並無立足之地,評論有關技術是需要大量資金,風險高但回報不明的,它被人過份誇張[13]。英國地球之友則認為釷燃料發電的研究是有用的[51]。